通识沙龙纪实 | 高峰枫:《圣经》文本的内与外
11月20日第六期通识沙龙如期举行。虽然到场的同学不多,但和老师的交流却非常活跃,同学们踊跃地提出自己在阅读《圣经》以及将《圣经》置于历史之中和其他思想进行比较之时产生的问题,高老师则针对这些问题娓娓道出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图为高峰枫老师
第一位同学提出了将卢梭等人的社会契约论与《圣经》中上帝和以色列人立约相比较的可能性,认为后人的契约思想与《圣经》中的立约都是出于人性中自我保存这一根本动机。
针对这一问题,老师首先指出“人性最根本的东西”这一说法可能存在问题,认为人性本来就受时代的约束,不存在所谓“最根本”。老师进而提到,用后世理论解释前代文本是一个很常见的作法(比如用20世纪的新兴理论解读古老的文本),但是具体如何操作,需要仔细掂量。古代文本中有时潜藏着与现代关怀相呼应的问题,这种情况下,经过一定的调试,就可以用现代理论去研究古代文本。比如女性主义理论兴起之后,被用来解读很多文学或宗教文本,这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能性。比如《圣经》中确实有女性人物,并且有几篇是以女性为主人公。在女性主义兴起之前,人们不曾想到从这一角度进行审视。女性主义兴起之后,我们有可能具备新的眼光,能够看到前人所看不到、或不愿看到的东西,这说明有些文本中隐含着女性主义解释的潜能。
但是并非所有后期理论都能够用于解释古代文本。如果选择不当,就容易将现代思想强加在古代文本上;不是去挖掘古代文本当中潜隐的与现在相通的问题,而是在古代文本中刻意找出、甚至造出现代问题。这种解读不能贴近文本,实际上是用流行的话语来说自己想说的话,古代文本则成了借口,理论和文本之间缺乏有效的对话。高老师指出,不少用新理论解读旧文本的实践,都存在这一问题。因此,从方法论上说,以晚近理论解释古代文本,必须先要论证这样做的合理性,证明文本确实存在做此种解释的潜力。应该警惕“比较的任意性”或者运用某种特定理论的任意性,需要弥合新理论和老文本之间巨大的缝隙,而这种先期的准备会耗费不少精力。
第二位同学提出两种对待圣经的方式,一种是将 45 32742 45 14987 0 0 4928 0 0:00:06 0:00:03 0:00:03 4929之当做生死攸关的文本进行严肃地研究;另一种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,不计这种态度可能导致的政治、神学后果,学术地、客观中立地对待。以第二种态度对待《圣经》这样的神圣文本时,会历史地看待人性,但是有学者认为人性的历史性也来源于基督教传统。那么人性的历史性这个命题能不能纳入理性检验?在说人性的历史性时,我们是不是已经以未经批判的基督教神学为前提?当我们在说人性最根本的东西是受历史条件约束时,这个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个信仰?
老师说,对于没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来说,信仰或者信念只能说是个working assumption,也可以说是working hypothesis。人性受历史制约这个说法,在我们掌握的众多assumptions当中,可能是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。可以质疑这个问题,但是在不进行质疑而必须进行正面思考时,或许可以以此为底线。但这个底线是开放的,不必人人都接受。若考虑比较实际的方面,我们不一定总要质问根本命题是否成立,否则会无暇正常思考。在思考具体问题时,可以采用一个基本命题或立场。在我们共同讨论一个具体问题时,最好能有共识,有大家都能够证实或证伪的基本点,否则很难讨论出一个问题的对错,讨论就可能变成玄想。
图为参加沙龙的同学
另一位同学提出《圣经》中“义”的标准前后不一致,无法统一的问题。在《约伯记》中,上帝在一开始就说约伯是个公义的人,但是从其后约伯的言行并不能看出约伯的正直公义。如果根据上帝在前文中的言行寻找正义的标准会令人困惑。上帝在《创世纪》中对待该隐、雅各的态度,与《十诫》中的“不可杀人”和对复仇的态度,以及雅各替兄长接受祝福这一作法,之间存在不一致,所以《圣经》中“义”的标准令人困惑。假设先接受约伯就是一个正直公义的人,我在对比的时候,会觉得争论焦点很像《理想国》中格劳孔的焦点——为什么人们要遵守“义”?是不是因为会获得荣耀、福利,或者因为惧怕更高的权威?
老师答道,其实在读《圣经》时,所有重要的长篇叙述都会有前后不一致这个问题。如果按照从19世纪初开始到现代的《圣经》考据方法,要对每个文本进行拆解,因为它们都是不同时代的文本片段拼合而成的。我们可以拆解得很细致。这种分解,好的方面是可以将文本内部结构看得清清楚楚,如同照X光片;但是不利的地方也有,比如,我们到底是应该注重片段的历史性,还是应更注重片段拼合之后的整体性。毕竟两千年来的宗教人士和普通信众,大都不是以这种分解的方式来读《圣经》的。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尊重这种时间更长、读者人数更多、对宗教生活产生更大影响的解读,而不是近二百年来才发展起来、仅仅在学界内部进行的、只为部分公众所接受的“智力游戏”。这个问题不好解答。如果我们进行拆解,可以说文本之间的重复或冲突是由于不同材料的拼接。这样解答可以将文本分析得很清楚,但是把一切问题都归因于拼接,会让人觉得在逃避问题。上个世纪曾有学者认为,对待《圣经》最“体贴”的方式不是高度学术化、专门化的研究,而应当更注重《圣经》被正典化之后的整体格局。如果人们世世代代都倾向于以某种方式读《圣经》,且这种读法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,那么也可能这种读法才是比较恰当的。无穷的碎片化之后就失去了统合的感觉,所以很多学者认为,我们还是要更注重圣经文本的内部联系,注重《新约》和《旧约》之间的联系。但是反过来说,也不能完全采用这种方式,只注重经文不同篇章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性,而忽视底层的碎片化。所以现在我们最好对这两种方式都要了解,我们要知道文本构成的过程和破碎的状态,以此来解释没有太多深意的重复和矛盾;但是有一些矛盾和重复极有可能是有意义的,是编者故意设置以传达一定含义,比如《创世纪》中两次造人,恐怕就不是普通的拼接,很可能而是有意为之。如果我们掌握了《圣经》考据的基本发现,就可以区分哪些可以轻易解释,哪些又值得深入探讨。最好能够先接受历史考据的基本结论,同时也别忘了《圣经》毕竟是一个宗教文本,应该统合这两种方式,形成更公允、稳健的解读。其实,我们需要具体文本具体分析。如果一篇文本的宗教意味非常强烈,那么我们的焦点就应该更偏宗教;而面对比较机械的重复、矛盾时,我们就应该在解读时更偏重技术性考据。最好能收放自如,动态处理,不要使用僵死的观点、无差别解读所有文本。《约伯记》不像柏拉图的对话那样有单一的作者,其中包含的议论,严格说,也不具有柏拉图对话那样的连贯性,而是由不同来源的材料编辑而成的,所以内在会出现一定的冲突和不一致。所以,我们就不必像解读柏拉图对话那样去解读。面对这样的composite work(其实《约伯记》还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),要先澄清不同的材料来源。理清之后,可能有些问题会自动消失。比如同学问如何在《圣经》中找到关于正义的连贯统一的观念,那么我们先要对我们所处理的材料的来源,做一个区分。在不同时代的传统之间,有可能找到相对贯通的有关正义的概念。但也不要忘记,我们往往依据的是《圣经》内部相对更强势的文本,来建构我们的理论,很难找到太多真的能笼罩全书的、一以贯之的观念。
图为沙龙现场
接下来同学们提出了关于提高英文阅读能力的问题。老师的回答是,大家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来读英文文献,把英文阅读和自己的专业结合在一起,读一些跟自己手头的研究相关的英文著作。把英文作为提高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,这样既学了英文,又学了专业。老师对英语系同学的要求(同时也是英文好的一个标准),是能够自如放松地阅读英文研究著作。如果英文还不够好,那在阅读之前可能需要刻意做些准备,需要先端起架式,才可以进行阅读。但是如果无论坐卧行走都能轻松阅读,那说明英文真的很好了。
同学们同样关心提高英文写作的问题,因为总感觉词不达意,写作吃力。老师指出,学外文写作首先要模仿。不要自己生造用法,要按照标准的方式写。这需要逐步建立自己的词汇和表达法的库藏。写学术文章时,总有每次都要写的、格式化的句子,比如“这些细节告诉我们……”、“这显示出……”,等等。词汇量小的同学,可能只能想到动词show,但其实有很多方式(show,tell, indicate, suggest, demonstrate…)可以表达这个意思。有了表达法的库存以后,就可以根据行文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法。如果想要适应轻快的文章风格,就可以选择短小的词语,而在结尾这种比较重要的部分,就可以挑选“大词”。在阅读英文著作的时候,建立语料库,把地道的表达法抄下来、背下来,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加以灵活运用,慢慢就可以比较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。有些学术论文可以多看几遍,第一遍看观点和论述,第二遍可以专注文章的行文,积累有用的词汇和表达方法。
两个小时时间在大家愉快而又紧张的讨论中很快就过去了,相信无论是在场的各位同学还是阅读本篇沙龙纪实的同学,都能够感受到高峰枫老师作为一个学者的严谨和作为教师的平近。
查看上期沙龙,请点击阅读原文